本部影片讲述老妇人安吉拉(黛纽塔·辛波斯卡 Danuta Szaflarska饰)在临去世前几天与世隔绝的日常生活。这冷清孤单的世界里,既有她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她记忆中曾经的幸福与梦想。与老人相伴的只有她唤作“Phlia”的小狗,安吉拉喃喃自语,自问自答。她一心挂念着自己的儿子,可最终也没能相见。在死亡悄然逼近的时候,安吉拉总是望向窗外的秋千,好像回到了从前的快乐日子。在宁静的摇曳着怀旧情怀的黑白光影里,影片默默地记录着老人最后的弥留时光。 影片荣获2007年波兰电影节观众奖、最佳女主角、最佳音响、影评人奖。
本片讲述的是一群娇生惯养的宠物,他们本来是住在一个现代化的宠物动物园。不料他们的生命中突然出现了有趣的变化。他们将被安置在另一个地方,一个又老又旧的农场。在新环境里生活,宠物们惹了一堆笑料百出的麻烦。
20世纪30年代,二次大战如火如荼。而萨利(Karl Markovics卡尔•马克维斯 饰)凭借一手高超的伪造技巧春风得意,佳肴美女信手拈来,好不自在。但是他的好日子并为持续多久,很快他便因为遭罪被逮捕,随后投入毛特豪森集中营。 时德国纳粹图谋制造大量假币,以扰乱同盟国的经济。萨利的才能得到发掘,他成了这个秘密伪钞制造小组的头目,但良心却促使他选择了另一条路…… 本片根据阿道夫•博格(Adolf Burger)原著《魔鬼工厂》(The Devils Workshop),书中所述为作者亲身经历,影片荣获2008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2007年德国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Devid Striesow)。
上世纪20年代,新加坡富家女美玲(范文芳 饰)邂逅了一位受伤的美国人理查德(菲利浦•布化尼克迈耶 Philippe Brenninkmeyer 饰)。在她的细心照料下,理查德的身体逐渐恢复,两人双双堕入爱河。阿妈(郑佩佩 饰)劝小姐不要动情,因为她出身名门,况且有婚事在身。但美玲还是决定跟爱人私奔。不想,理查德却不辞而别,只留下一份信,此时美玲发现自己怀孕了…… 多年后,美国绅士吉登陪同母亲逛珠宝店时,遇到了一位亚裔女子和旋(李美琪 Maggie Q 饰),她佩戴着其父生前的钻戒。母亲见此怒不可遏,称其为贼,并报警。在警局里,绅士觉得女子事出蹊跷,因此将此事化解,两人开始了进一步的交往…… 本片根据著名作家Barbara Woods的畅销书《完美的旋律》改编,由新加坡及德国联合投资,制作费高达三千多万港元,被誉为“亚洲版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柏林学派德国新锐女导演玛丽亚·施佩特2007年的作品。 今年 ,她的纪录片《巴赫曼先生和他的班组》荣获了2021年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奖银熊奖,获得了影迷的大面积关注,这部独树一帜的影片不仅是主竞赛单元唯一的一部纪录片,也是长度最长的一部,时长217分钟,是从200多小时的庞大素材中剪辑出来的。 她的影片不乏对德国新移民的关注,而早在2007年的这部影片《麦当娜》中,其实就已经在关注这个话题,当然,《麦当娜》并不是纪录片,但同样很写实,描述了一个叫丽塔的德国女子,她从不承认自己的母亲。丽塔生育了六个孩子,并迫使母亲担任孙子孙女的母亲,糟了,怎么这么像前几天那个韩国的离奇故事?当然,这是文艺片,没那么多离奇情节。 这部影片完全站在女性的视角来探讨德国社会话题。故事的开始,作为年轻的德国母亲,丽塔带着一个小婴儿独自去美国寻找生父,但生父早已有了自己的家人,并不想这个陌生人闯入,于是丽塔的美梦破碎。 当故事转移到德国后,气氛变得更加阴沉,丽塔和母亲的矛盾冲突不断加大。丽塔的好几个孩子都来自不同的父亲,她把这些孩子丢在母亲的家里,以便她可以和朋友出去。电影对人性心理的刻画太准了,似乎更想表明丽塔与她周围的世界脱节,而不是探究其背后的可能原因。这时,一位美国黑人士兵走入她的生活,并且容纳了丽塔和她的孩子们。 在影片视觉呈现上,导演有意识地选择了单调和灰色,半纪录片式的方式,随着故事的进展,巧妙地为丽塔的新公寓装满了更多的家具和更多的装饰,更多的色彩体现。总体而言,这个女导演值得我们多加关注。 柏林学派(德语:Berliner Schule)(法国《新观察家》杂志则用了“新新浪潮”(nouvelle nouvelle vague)这个词形容这些与众不同的德国青年导演作品)是指于19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期萌发的一个新的电影运动,被用来统称一系列在国外(尤其是法国)受到影评推崇的德国电影。柏林学派并没有明确的电影风格或规范,但是许多电影作品处理了人际与社会关系,并以含蓄的人物、情绪或场景的手法来记录当代德国社会的变迁。--乱耳飞舞字幕组
本X是本(格雷格·提姆曼斯 Greg Timmermans 饰)在游戏《霸王》里的名字,游戏里他技压群雄、所向披靡。然而现实中的本却是一个患有自闭症的少年,沉默寡言的他在同学们眼中犹如异类并且受尽那帮同学的欺负和侮辱。本时常幻想着自己就是游戏里面的勇士,可是现实的残酷却将一切幻想纷纷击碎。本游走于现实和游戏的之间,两者的界限逐渐模糊起来。本在游戏中结识一个叫斯嘉莱(劳拉·沃林登 Laura Verlinden 饰)的女孩,女孩用她的真诚和勇气鼓舞着本重拾自我,最终在本的臆想中女孩陪伴他走上了一条“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道路…… 在2007年的第31届蒙特利尔电影节上,本片获得了美洲大奖以及评审团和观众的最高奖。
以色列裔法国女子安娜(Juliette Binoche 茱丽叶•比诺什 饰),自幼随父亲从法国回到以色列定居。父亲为了不忘记曾在法国土地上打拼的祖先,特别禁止安娜学习希伯来语。青春孟浪的安娜与以色列男子情愫暗生,并产下一女。然战争导致离乱,安娜无奈之下只得将女儿留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隔离区,从此离开这个伤心之地。 多年后,安娜的父亲病危,她得以返回以色列,并与同父异母的弟弟尤里(Liron Levo 饰)相见。从律师口中得知,安娜的女儿丹娜(Dana Ivgy 饰)仍生活在犹太人隔离区,祖孙早已相认,外公更是为这个孤独的外孙女留下一份遗产。 思念女儿的安娜在尤里的帮助下,踏上了前往加沙的寻女之路……
《末路雷霆》原名《拳戒》,讲述的是在法殖民地时期殖民政府与抵抗组织之间的一场相互渗透的“无间斗法”。1922年,越南正处在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在法殖民当局的压迫下局势已经变得暗潮汹涌危机四伏,反法统治的游击队和民族运动已成星星之火之势不可收拾,针对法殖民当局的暗杀更是此起彼伏。为了彻底镇压民族独立组织,殖民当局派出卧底潜入反法的革命组织,妄图将其一网打尽,与此同时抵抗组织也从没有放弃对殖民政府内部的策反工作,双方在南亚丛林中展开了一场尔虞我诈的“无间斗法”。
巴特雅(莎拉·埃德勒 Sarah Adler 饰)是一名婚礼喜宴服务员,然而她的生活却非常孤单乏味,父母不常联系,男友也离他而去。一天,巴特雅在海边碰见一个满脸雀斑的小女孩,只穿这一条小泳裤,套着一只游泳圈。巴特雅以为她迷路了,将她带到警察局,小女孩却一句话也不说。巴特雅只好把这个神秘的小女孩带回家里照顾,渐渐地,她和不说话的小女孩似乎建立起了某种信任和依靠,巴特雅便把她带到自己工作的婚宴餐厅,然而小女孩却神秘消失了。巴特雅再次回归孤单。在一次赴约中,巴特雅竟然看见小女孩从不愿摘下的泳圈滚过马路,她上前追赶,却被车撞倒…… 本片荣获2007年第60届戛纳电影节的金摄影机奖,以及国际影评人周最佳编剧。
故事发生在黎巴嫩的一家美容院,围绕着五名女性的日常生活展开。拉亚里(纳迪·拉巴基 Nadine Labaki 饰)、尼斯瑞和瑞玛在同一家美容院工作,詹美尔则是她们的常客,而美容院附近的一名女裁缝师罗丝和她年老的痴呆的姐姐莉莉一起住。她们年龄不同,性格不同,人生际遇不同,她们有各自独特的故事。 拉亚里因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而陷入困苦,而且不得不面对他不知情的妻子;尼斯瑞婚礼在即,却决定到医院做个处女膜修复手术;瑞玛是个女同性恋,对一个美貌的顾客颇有好感;曾经是演员的詹美尔难以接受自己一日一日的衰老;而年老的罗丝因为要照顾姐姐而放弃爱情。一段段故事交织在一起,像焦糖一样,既甜蜜缠绵,又丝丝苦涩……
女会计师耶拉(Nina Hoss 尼娜·霍斯 饰)遭遇生活危机,与具有暴力倾向的丈夫本(Hinnerk Schönemann 饰)离婚后,她在汉诺威阿尔法飞机厂找到一份新工作。在启程的当天,渴望赢回前妻的本上门纠缠,坚持送耶拉前往火车站。路上,两人发生激烈争吵,激动的本撞断桥栏,将车开进河里。 爬上岸的耶拉不顾湿淋淋的身子和身边的本,拎着包向火车站跑去。然而时运不济,当初介绍她进入公司的主管被开除,耶拉的工作再次没有着落。偶然的机缘,耶拉结识风险投资经理人菲利普(Devid Striesow 饰),她的人生开始出现转机…… 本片荣获2007年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这是关于The Clash乐队灵魂人物Joe Strummer的记录片。The Clash乐队是一支在英国朋克乐坛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乐队,几十年前,当朋克音乐如火如荼的发展的时候,当性手枪乐队横扫朋克摇滚乐坛的时候,一支朋克音乐的新生力量正在迅速崛起,这就是The Clash碰撞乐队。朋克音乐发展为今天的这种繁荣景象,The Clash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乐队组建于1976年,由Mick Jones任吉他手,Joe Strummer任主唱,Paul Simonon任贝司手。Topper Headon任鼓手。Joe Strummer生于政治世家,很多歌曲以政治为题材,有浓烈的左派思想,上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可谓是叱咤英伦乐坛,掀起朋克浪潮,1982年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2002年12月22号下午,Joe Strummer这位50岁的朋克偶像在屋内跌倒身亡,死因为心脏停止跳动而辞世。许多音乐人带着沉重的心情哀悼Strummer的过世,U2主唱Bono在官方网站上留言:“The Clash是最伟大的摇滚乐团,他们为U2写下最佳守则 我们本要在一月碰面,跟Dave Stewart一起完成我们为曼德拉所创作的歌,这真是太震惊了!” 记录片展现了曾经那个岁月的激情,生命永远在理想的中不会老去,那份情怀,终会有心照不宣的共鸣。片中U2主唱Bono,以及好莱坞明星约翰·库萨克 ,约翰尼·德普,马特·狄龙以及美国独立电影导演吉姆·贾木许都会有对这个天才摇滚音乐人,诉说感怀和怀念。
2007年波哥大电影节最佳哥伦比亚影片奖 2008年卡塔赫纳电影节最佳哥伦比亚影片奖 2008年利马拉丁美洲电影节观众奖第二名 2007年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平线评审特别奖 根据马里奥·门多萨(Mario Mendoza)的同名心理惊悚小说改编的作品《魔鬼:杀手档案》(Satanás),由哥伦比亚新人导演Andres Baiz执导,成为去年的电影热门。小说本身是基于1986年发生在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的“Pozzetto大屠杀”- 一个越战退伍士兵杀死29个大部分并不相识的陌生人、然后自杀的事件为原型(维基百科词条里写的是共有30名死者,而杀手乃被警方打死)。 影片讲述了3组不同的人物的故事:一个杀死自己三个孩子的母亲和一位想忠于上帝的神父;被迫沦为妓女的宝拉;一位曾是越战士兵的英语老师与她的女学生纳塔莉娅... 在被他们内心的恐惧、欲望、痛苦,以及外界的诱惑所笼罩的世界中,他们都在挣扎着在寻找爱、救赎,和第二次机会... 不过最后,他们的自私、不安全感还是导致了他们最终的堕落...
墨索里尼的新城镇Sabaudia充斥着颓废的气氛, 艾希欧(Elio Germano饰演) 和他的哥哥玛瑞科 (Riccardo Scamarcio饰演)生活在一起在残存的砖瓦建筑中。艾希欧是一个不合时宜的反叛分子,他不管他的父母和兄弟的反对加入了新法西斯主义MSI党。而玛瑞科是一个左翼人士。影片通过两兄弟的政见矛盾表现了当时小镇的社会背景,从而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现状和社会现状。影片也再现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意大利的社会创伤和生活风情。 宛如耀眼恒星般的哥哥,在左派舞台闪动着让支持者神魂颠倒的魅力;原本遁入神学院就读的男主角,却在哥哥不怀好意带来的艳星照片‘折腾’下,放弃了与上帝接触的机会。影片藉由兄弟、情人、家庭关系的变迁,侧写义大利近二十年的历史。剧本出自《灿烂时光》同一人手笔,只不过篇幅更精简一点,热情与曲折仍是一本初衷。
兀琪•奥伯迈耶(Natalia Avelon 饰),六十年代德国一个狂野和自由的灵魂。因为无法忍受家中保守和压抑的环境,她和好友萨比那(Friederike Kempter 饰)离开家乡,来到柏林,并加入了倡导裸体主义和性解放的第一公社。兀琪余公社内的海因纳(Matthias Schweighöfer 饰)相恋、分手,旋即又以模特身份进军柏林时尚界。在此之后,兀琪又与探险家伯克弘恩(David Scheller 饰)和摇滚歌手斯通•基斯(Mila da Veela 饰)相继坠入爱河。 每个男人都爱这个妖精一般的性感尤物,却没有谁能将其真正留在身边…… 本片根据德国六十年代著名女模特兀琪•奥伯迈耶(Uschi Obermaier)的真实一生改编。
故事发生在1968年的南非,严格残酷的种族隔离制度让在那里生活着的两千五百万黑人面临着悲惨的命运。为了维护种族的权利,一部分黑人们奋起反抗,但等待着他们的结局不是驱逐出境就是被关押在罗宾岛监狱之中。 詹姆斯(约瑟夫·费因斯 Joseph Fiennes 饰)就出生在这样恶劣的局势之中,幸运的是,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白人。从小大人们就向詹姆斯灌输着“黑人低人一等”的荒谬概念,成年之后,已然完全被洗脑的詹姆斯成为了罗宾岛监狱的一名看守,而他所看管的囚犯正是南非的民主斗士曼德拉(丹尼斯·海斯伯特 Dennis Haysbert 饰)。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黑人们越来越了解的詹姆斯开始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质疑——难道白人就真的可以这样理所当然的囚禁和侮辱自己的同胞吗?
因为战争的缘故,安格斯•麦克莫洛(亚历克斯•以特尔 饰)的父亲远征战场。他与母亲、姐姐一起居住,他与父亲感情深厚,每天都期待着父亲能够回家团聚。 安格斯喜欢浩瀚的大海,却畏惧下水游泳。一天他在海边发现了奇怪的石头。原来这是颗蛋,当一条奇怪的爬行动物出现在安格斯的面前时,他惊讶极了。他为这只小动物改名“克鲁索”,克鲁索即使淘气,却十分听从安格斯的话。安格斯把克鲁索当作自己的朋友,精心照顾,但克鲁索越长越大,他害怕母亲要他放弃克鲁索。 这时他们的大房子被军队征用做栖身之地,安格斯便要更加小心了。但还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克鲁索的淘气发生了许多荒唐事。幸好,安格斯有男佣刘易斯的帮忙,他们把越长越大的克鲁索放进了尼斯湖中。 安格斯时时跑去与克鲁索玩耍,首次在克鲁索的带领下潜入了水底。但生活存在着暗涌,当地人开始发现了克鲁索的存在,想借此成名。就连住在安格斯家中的军队,也误以为巨大的克鲁索是敌方的潜艇,对可怜的它发出攻击,安格斯拼命营救。
教宗即將來訪!預計有數萬名群眾將湧進這個小村…。窮困的村民聽到這個好消息,高興得快要昏倒!他們打算趁機海撈一票,於是個個使出了渾身解數:有人要賣西班牙香腸,有人要做美味點心,也有人打算以燒烤的色、香、味,來誘惑教宗…。 面對這大好商機,貝托突發奇想,他決定在自家門前蓋個洗手間來獻給教宗;到時光靠路過的民眾,就能使他大發利市。貝托於是開始囤積大量衛生紙,並冒著生命危險,越過邊界去找一只在此地稱得上「稀有」的馬桶…。為了應付屆時大排長龍的人們,貝托甚至苦思對策,該如何使客人不會在裡面逗留太久…。 教宗就要來了!熱情沸騰的村民們,個個磨拳擦掌,準備迎接這史上空前的賺錢良機!但人已到隔壁村的教宗,卻遲遲還沒過來,村民都焦急的不得了…。教宗最後會來嗎?他又會帶來多少人潮和商機呢?每個人一生中最大的幸福和夢想,都押注在這具有決定性的一刻上!…